7月以来,舟山群岛进入旅游旺季,朱家尖、普陀山、嵊泗等热门海岛日均客流突破10万人次,水上交通安全面临“客流高峰、台风季”双重考验。舟山海事局坚持人命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三十条硬措施”,创新构建“四维四策”客船监管体系,全力守护暑期水上出行安全。截至7月31日,舟山暑期水上累计运送旅客超325万人次。
7月21日上午,搭载171名旅客的“招商伊敦”邮轮在海巡艇的护航下缓缓靠泊舟山港国际邮轮码头,这是今年“招商伊敦”邮轮首次靠泊,也是该局连续第三年保障该轮航行安全。舟山海事局优化大型邮轮“一船一策”服务保障机制,为舟山邮轮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暑期以来,舟山群岛避暑游、亲子游、海岛游等客流增长明显,该局提前制定暑期客运安全保障方案,对重点航线客流加强研判分析。针对朱家尖至普陀山、沈家门至东极、沈家湾至嵊泗、东部小岛等方向热门旅游航线实施“一线一策”,制定随船监管计划、错时执法计划,落实专人专责现场监管,在周末及节假日早晚高峰实施“随船监管+码头值守”双保险。
针对暑期客运安全监管重点,舟山海事局紧盯关键环节,实施精准监管。在船舶安全检查方面,针对性加强船舶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电池动力船舶供电系统、船员履职能力和船上应急制度的检查,确保船舶“健康”上岗。在违法行为查处上,该局保持高压态势,重点打击五类突出违法行为:违反禁限航规定、超核定航区航行、配员不足、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随着暑期旅游市场升温,舟山新城湾夜游航线、大型邮轮等交旅融合新业态蓬勃发展。为此,该局创新建立“1+1”夜游船监管模式:日常实行每周1次常态化检查,重大节假日升级为每日必查机制。通过“白+黑”不间断监管,确保夜航船舶“灯光亮、设备灵、人员齐、制度严”,为游客夜游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海事部门综合运用现场巡航、无人机巡查、CCTV巡视等方式,强化偏远码头、渡口、热门岛屿、经常性海钓等水域的巡航巡查力度,严查游艇、小艇、交通艇违规载客、超载、超区域航行等违法违规行为。暑期以来,已开展船舶检查539艘次,发现缺陷问题307项。
“公司每月组织召开的月度安全例会和专题会议,要及时通报问题隐患的整改进度!”7月9日,海事与交通部门联合检查组在舟山环岛客运公司开展驻点督导时强调,这是该局压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的缩影。
为切实保障汛期暑期水上交通安全,4月以来,海事部门针对辖区所有涉客船舶及水上涉客运输公司,深入开展汛期暑期水上交通安全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此次行动重点督促客渡运企业建立“船舶自查、岸基检查、领导巡查”三级排查机制,确保隐患排查工作部署环环相扣、压力层层传导。同时,联合交通、港航、涉客航运公司等单位,全面梳理前期通过明察暗访、驻点检查、隐患排查及企业自查发现的问题隐患,逐项检视整改进度,并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时限,形成《水上涉客运输领域问题隐患整改清单》,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据统计,本次行动累计排查整改风险隐患744项,包括一般隐患555项、重大隐患26项、突出问题163项,重大风险隐患整改率达100%。针对其中15项重点突出问题隐患,相关部门逐一开展现场核查,确保闭环整改。目前,所有重大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均已整改完毕并通过验收,有效提升了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为有效防范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险情,该局还不断推动客渡运企业升级船舶智能监控系统,“我们给每艘船都安装了目前最先进的船舶智能感知设备,舟山海峡轮渡集团安全部负责人李海琦展示着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可实时监测驾驶台船员玩手机、打瞌睡、脱岗等不安全行为情况,今年已及时预警5次。
为应对沿海频发的恶劣天气对客渡运安全的影响,舟山海事局持续完善客渡运企业恶劣天气预警“叫应”机制,通过闭环管理确保预警信息传得准、叫得响、有回应、见实效,有效筑牢海上交通安全防线。
据舟山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叫应”机制并非简单的信息转发,而是一套规范化、闭环化的管理流程,其核心在于确保预警信息落地见效,切实解决信息传递与响应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传统预警信息传递模式下,‘收而不应’‘应而不实’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舟山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说,如船舶未能及时收到或重视预警信息,岸基无法确认船舶是否知晓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在突发恶劣天气时响应迟缓,错过最佳避险时机,开停航决策因缺乏有效沟通和确认,存在冒险航行隐患等,“‘叫应’机制通过强制性的确认反馈环节,确保预警信息不落空、安全指令不打折、风险管控不缺位,显著提升了安全效能。”
为确保“叫应”机制有效运行,海事部门给予了“模板+指导+评估”的全链条支持和引导。结合舟山辖区客渡运船舶运营实际,编制发布了《客渡运企业恶劣天气预警“叫应”机制》《短临恶劣天气应急管控机制》,为企业建立完善自身的“叫应”机制提供了权威、统一的范本和操作指南。同时,加强与气象、海洋等部门紧密合作,确保预警信息获取精准及时,为客渡运企业提供及时气象预警服务。指导各客渡运公司开展模拟恶劣天气下的“叫应”流程演练,提升实操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经常检查企业“叫应”机制的实际运行情况,优化机制流程和细节,提升其实施效果和适用性。
目前,该“叫应”机制已覆盖全市22家客渡运企业、160艘船舶、71条航线次,短临气象预警响应时间由30分钟降至10分钟以内,响应效率提升60%以上,其在提升客渡运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方面的积极效应已明显显现。“船舶反馈确认率大幅提高,信息传递不再石沉大海,预警响应效率显著提升。而且基于实时海况和船舶反馈,开停航决策更加科学规范,也有效减少了冒险航行行为。”舟山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说。